
一个月400场活动与课程、每天24小时医学中心团队、34公顷的空间,中国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想建立新观念:老来不靠子女也能健康又充实。一个月3万多元,划算吗?
6年前,78岁的高爷爷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决心,买了一张机票就从美国飞回已40多年没踏上的中国台湾土地。不管才清晨六点多,他便直奔位于桃园龟山的长庚养生文化村。脚患旧疾的他,行动不方便,因此只能让计程车载着他缓缓地绕着倚山而建的园区一圈。
一如那个年代的中国台湾贸易商,高爷爷很早就离开中国台湾、到全世界闯荡,如今子女四散各地。他本想在美国退休养老,然而美国养老院大多都要自行就医,他不方便开车,一直苦于找不到适合的落脚处。
高爷爷从美国移居林口长庚养生文化村
环境优、配套完整、一看就爱上。
一位中国台湾老友向他提到,长庚在中国台湾有办养生村;他福至心灵,竟因此飞回中国台湾。当天看过园区设备、活动规画、工作人员讲解后,下午便决定长庚养生文化村将是他老后人生的应许之地。
行政人员还问他要不要先试住体验,但他下了决定,完全没打算征询老婆、儿女的意见。「养儿防老观念早就过时了,我是更先进的养老防儿啊!」虽是玩笑话的口气,但他很清楚,各有工作及家庭的儿女很难分神照顾他,他必须为自己的老后好好打算。
「我不认识王永庆,但看了之后很佩服他的规划,也不打算看其他地方了,」他说,一开始老婆仍大力反对,拗在上海好一阵子才来中国台湾,没想到也是一住就爱上了。
更令高爷爷开心的是,曾以为下半辈子都离不开拐杖了,现在他每天在园区内散步运动拉筋、唱卡拉OK常保心情开朗,住没多久后脚疾竟然不药而愈。现在他健步如飞,常常带头吆喝左邻右舍爬上山坡种菜,萝卜、番茄、南瓜、芦笋都难不倒他。「福气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子女给你的,」他说,养生村环境清幽、活动多,又有医疗配套,「连管理费整个加起来每个月花3万多元,一点都不贵。」
的确,园区内就有24小时待命的健康管理室,常驻老人医学专业的医护团队,包括职能及物理治师、洗肾、中医、精神科、内科等,用个案管理方式协助长者健康用药,若有高危个案,社工就会主动关心,桃园长庚距离新北市林口长庚医院的车程约15分钟,非常方便。
76岁的游兴荣,原本与太太定居在有「养老天堂」之称的美国加州,但太太跌倒需要长期复健,每天都要开车往返,搀扶也不好假外人之手,他左思右想,两年前决定与太太住进中国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用走的就能去做复健和物理治。
安顿好妻子后,自己的人生也要好好规画。头发花白但身材仍挺拔结实的他爱运动,坦言自己是因为村内可打篮球、网球,50元就能使用游泳池、Spa,邻近还有长庚和东方两座高尔夫球场,朋友每周都会找他去打球。现在他的生活主轴是结束每天两个小时数位钢琴的练习后,便到处拉人劝说,「要不要加入高尔夫球社?」
夫妻档无忧安养
休闲活动多 医护团队全天待命
「我夫妻俩1个月管理费3万多元,加上水电和吃饭,每个月大概花4万5000元,和美国相比非常划算!」游兴荣表示,长庚每周都有上百场活动课程可参加,还能和邻居打麻将,输赢只在200、300元之间;想念儿孙,打网路电话回美国也**,生活很是惬意。「来这住还要安抚他们的***感,但我是真的过得很开心。」
「活得好、老得慢、病得轻、平安终」,是人们对老后的共同憧憬,也是高爷爷与游兴荣决定落脚有医学中心后送优势的中国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大原因。
根据统计,全台60岁以上老人平均急诊就医率达5.56%、住院率达21.24%、跌倒发生率更高达20.5%;但在有医学中心为后盾的中国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生活,急诊就医率*3.13%、住院率只有1.72%,老人常见的跌倒,发生率更*1.2%。
漂亮数据其实得来不易。20年前建筑界只会盖豪宅,不懂银发宅,法规也是后来才颁布,团队只能边做边学。像是沙发坐起来偏高偏硬,是为了让老人好起身,全区无障碍地板,在床头、客厅、浴室共设了四个紧急呼叫铃等。长庚纪念医院行政中心主任龚文华透露,为了符合长辈实际需求,设计图改了39次、沙发也重做了9次。
长庚养生文化村社福课课长叶嘉岳举例,原本园区规画每个单位都有**阳台,○四年落成后,○五年《老人住宅综合管理要点》才通过,当中规定住宅**要有联通道,当作紧急避难平台,他们因此打通**阳台,再加装门片,符合法令才正式营运。
尽管中国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的成立,业界普遍称赞,作家齐邦媛更在养生村住了4年,完成巨作《巨流河》,对养生村管理很满意。龚文华透露,「齐老师曾笑说要帮忙写书推销养生村。」但受限于国人对机构养老的负面观感,成立十一年以来入住率一直难以更进一步拉高;但随着人口老化与长照的讨论愈来愈热烈,今年长庚宣布***期706户的入住率已超过8成,第二期计画即将启用,预计逐步释出1362个单位。
「去年是反转关键,」中国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专员廖婉竹指出,中国台湾二○二五年将成为超高龄社会,产官媒热烈讨论长照议题,改变了部分七旬上下的新老一族的想法,愿意提早住进机构,部分还是未婚女性。
特别是,愈来愈多老人体认到,子女拚事业、忙家庭,根本没有余力照顾、陪伴父母,不如自己安排好生活,像养生村的硬体设备与课程设计,都为老人设想,减少了使用者的麻烦,也让老人有朋友作伴,生活不无聊,病痛自然少。
新老人转念善待自己
银发住宅打开市场 前景看好
才住九个月的朱爸爸、朱妈妈,老家其实就在林口,4个小孩也都住附近,但疼老婆的朱爸爸,不放心太太都得骑摩托车去买菜,便决定住进吃、住、医疗、交通都方便的养生村。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